硅谷银行倒闭:一场十年科技牛市的清算 氪金·大事件|视讯

36氪   2023-03-14 16:55:09

作者 | 王晗玉

编辑 | 潘心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则来自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联合声明,暂时平息了硅谷银行破产风波。

根据联合声明,三方正采取行动防止美国银行业危机蔓延,硅谷银行储户可于3月13日取出所有存款。除硅谷银行外,美国纽约州Signature Bank处置方案与之一致。Signature Bank是继硅谷银行后,近期第二家倒闭的美国银行,其业务侧重点在加密货币上。

为保护美国储户资金安全,美联储宣布将通过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向符合条件的银行等储蓄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银行有能力满足所有储户的需求。

作为对这项计划的托底措施,美国财政部将“从外汇稳定基金中动用至多250亿美元”。但美联储预计不会动用该项资金。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硅谷银行的破产公告令整个硅谷甚至全球创投圈陷入焦灼。作为初创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硅谷银行总资产在2022年底已达到2090亿美元,全美排名第16位。挤兑事件引发的暴雷,或将截断科技界众多企业现金流,造成规模性裁员和倒闭事件。

据外媒报道,3月11日,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其他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份由数百名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签署的请愿书,要求“救济和关注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小企业、初创企业及其员工”。

General Catalyst首席执行官Hemant Taneja也在同一天发表声明,称“过去48小时内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关切”,呼吁减少此次事件的影响,避免科技行业陷入更糟境地。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投机构签署了上述声明。

表面上看,硅谷银行事件造成的混乱局面已趋于稳定,但掩藏在水面下的风波却暴露出美国银行机构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在加息遏制通胀的大背景下,硅谷银行的破产,已然成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01 加息潮打乱期限错配平衡

硅谷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客户的大规模赎回和挤兑。

2021年疫情期间,美联储大放水,PE/VC市场迅速扩张,天量资金涌向美国民众和各公司机构,一众硅谷企业手握重金无处可投,又将资金存回硅谷银行。

这让硅谷银行在过去两年吸收的存款规模从620亿美元增至约1240亿美元。而彼时银行存款利息已经接近于0。也就是说,硅谷银行用接近于0的成本揽储数百亿美元。

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于息差。存款规模暴增,硅谷银行将这些资金大部分用来投资了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按照一般规律,美国国债和MBS这类资产只要持有到期,基本稳赚不赔。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硅谷银行共买入880亿美元10年期以上MBS,平均收益率为1.63%。这一收益率虽不高,但与接近于0的资金成本相比非常划算。

但伴随最近一年大幅加息,当下美联储市场利率已达5.2%。这意味着硅谷银行此前投资债券获得的1.6%收益非但无法覆盖资金成本,银行自身还要倒贴3.6%给储户,才能对应当下的存款利率。

为此,评级机构穆迪在上周中期致电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表示其准备下调硅谷银行信用评级。

为应对即将发生的评级下调,硅谷银行试图以抛售低风险债券加出售新股的方式缓解困境。

3月8日,硅谷银行公告表示已出售210亿美元的债券。此举令其产生18亿美元亏损。为弥补这一损失,硅谷银行计划未来将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筹集22.5亿美元。

但这一消息在市场看来,无异于自曝困境。一时间资本市场与银行客户接连陷入恐慌。3月9日,硅谷银行股价暴跌60%;9日至10日,大量储户涌入硅谷银行集中提现。

而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账上现金仅150亿美元,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规模的赎回和挤兑。3月10日,在公告出售债券48小时后,硅谷银行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