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孩子有能力改变世界,但我们常常只要他们“听话”

新校长传媒   2023-06-25 10:18:57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资料图片)

作者:张楠

编辑:Iris

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如何自我突围?

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郑州, 父亲给他取名“一公”,寓意“一心为公”。两岁半时,随父母下放到驻马店小郭庄。

1977年恢复高考,施一公读小学四年级,还懵懵懂懂地、好奇父亲为什么要那么上心。看着父亲每天都很投入地给哥哥姐姐辅导功课,讲方程式、讲热力学,感觉很酷、很神秘。

受哥哥姐姐们高考的影响,施一公也渐渐向往起那些更高深的数学、物理知识。他开始自学五年级的功课,两年后小升初,考了全镇第一名......1985年,因前一年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河南赛区获得第一名,他被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系。

被施一公视为偶像的父亲,幽默、豪爽,待人宽厚,但于他,却是一位既慈祥又严格的父亲,很少批评,也很少表扬,总是希望他能做得再好一点儿。施一公自己也努力进取、希望成为父亲的骄傲。

同样对他寄予厚望的,还有看着他一路走来的老师、同学。高中的毕业册上,一位同班同学留言说,“希望能成为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少年时的同窗。”

1988年,施一公(左二)与大学同学在清华学堂前合影

备受鼓舞的施一公,一直朝着科学的顶峰奋力前行。提前一年从清华本科毕业后,他先是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在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MSKCC)做博士后。1997年,又顺利拿到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教职。1998至2002的5年间,施一公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科学界三大顶级期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在其研究领域内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声誉。

治学之路一路顺遂,但国内外的求学经历,却让习惯边前进边思考的施一公感到一丝怅然,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攻读博士最初的心态和思路——

应试教育下养成的解题思维,让他主动选择有稳定预期和回报丰厚的科研课题,潜意识回避了高风险的基础前沿课题。然而,科学研究最前沿的一些重大突破,往往来自那些前途不明的、高风险的课题领域。

基于这样的经历,施一公讲自己,既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但把时间拉长,他逐渐意识到: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从事科研最需要、最珍贵的原创精神,在他身上被束缚住了。

于是,2008年,当他全职回到清华后,立刻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科研上,施一公的实验室用很小一部分力量延续来自普林斯顿的课题,而把大部分力量用于挑战科研的无人之地。

这并非易事。正如施一公当年经历的迷惘一样,年轻人刚开始选择课题时,都不够自信、害怕失败,急于“求成”。再加上,好几年的研究得不到实质进展,其他延续保守课题的同学却能不停地发论文,横向一比,学生们自然更焦虑、挣扎。

施一公和学生

作为跟学生们并肩奋战的导师,施一公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但一想到要重回循规蹈矩的老路,他还是决定,再坚持一下。“创新就是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要突破,就只能勇往直前地探索。”一边硬着头皮给团队打气,一边调整策略、集中力量逐个击破。终于,自2013年起,实验室期待已久的突破性进展,开始陆续出现。

在清华的试点成功,让施一公在办学校这件事上,更坚定了最初的想法:只有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理论突破或核心技术攻关,才能真正提升一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培养创新人才,

要鼓励学生敢质疑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创办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寄托了太多人对更好教育的理想。早几年,西湖大学仅培养博士研究生。去年,西湖大学在浙江省内试点首招本科生,被视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

一心想带领年轻人探索创新的施一公,在谈及这群年轻人时,瞬间变成了“话痨”。做科研不是好走的路,但第一批进入西湖大学的本科生,对此坚定的程度超出施一公的预期。施一公对他们更多强调的,是希望他们能在西湖大学“介于自由与包容的氛围”中,找到自己的平衡。

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

一位本科生因为选课多而感到吃力,来找施一公谈心——西湖大学独有的导师体系下,自入学起,每位本科生就会有一名博士生导师。施一公也带了两位本科生,这是其中一位。这种师生关系中,施一公更像一位父亲和长辈,鼓励学生做好生活、心理的平衡,即便有一两门课暂时出现挂科也没关系。

在科研里真正“苦”过的施一公,当然看重学生的刻苦和努力,因为“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他更看重的,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多次强调,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首要的任务,便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授课或进实验室,都不是目的,而是方式。他真正想探索的,还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一种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被充分激发和展现的氛围。

敢于质疑的品质,需要被鼓励

前阵子,施一公到广州一所中学参加活动,听几位中学生分享自己做科研的经历和思考。在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评述的时候,有两位同学站起来重新解释,对专家们评论进行补充,甚至是反驳。点评时,施一公特别表扬了他们,“在这样的场合勇敢站起来,你们很了不起。”

活动结束,一位女生来到施一公面前,眼眶泛泪地说,“没想到,施老师您喜欢这样的‘刺儿头’学生。”她说,以前自己也会这样,喜欢跟老师争论,可常常被批评,她就慢慢“学乖”了,成绩也提升了。

施一公并不意外。带博士生这么多年,他见过不少习惯“听话”的学生。有时候即便是老师说错了、感觉不对,他们第一反应也是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习惯去挑战老师,或者说所谓的“权威”。所以,与其说施一公偏爱“唱反调”的学生,倒不如说,他希望通过表现偏爱的方式,鼓励教育看见个性、珍视个性。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好、敢于质疑的精神也好,到了17、18岁的年纪,虽说还可以培养,但已有限。所以他更多强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不要磨平学生的棱角。这需要教育者能够用一些例子去“刺激”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被鼓励的、好的品质。

鼓励学生敢质疑,首先要“破除迷信”

如何培养这种敢于质疑的品质?

施一公讲,老师很重要。老师首先要自己打破“权威”的架子,敢把短板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可以被挑战的、接受平等交流的。老师都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只允许学生听话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胜于蓝的学生?

施一公和学生在实验室

现在,在实验室里数学、物理基础好的学生面前,施一公已经有类似的感受。“一些数学公式、冷冻电镜的理论,我确实不记得了。那我就直说,我看这些已经很陌生了。”老师并不见得方方面面都比学生强,让学生获得这样的心理暗示,也是破除“听话思维”的好方法。

“如果现在让我们这些教授去考清华,还考得上吗?估计不太行。但我们还在教学生,有道理吗,应该吗?当然!一方面,老师们已经在专业精深的方向做出了成就。另一方面,老师能够告诉学生,这条路就是需要他们破除迷信、走出自己的路来。”

提出好问题的能力,需要长期积累

保护、鼓励都是手段,目的还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西湖大学,无论课堂还是讲座活动,“还有问题吗”、“这个问题很好”是学生们听到最多的话。可是,学生能一开始就提出好问题吗?

对此,施一公指出,指望大学生在科研上提出好问题,本身就有点“天方夜谭”。甚至许多读到博士二年级的学生,要提出一个好课题也并非易事,一定要基于一个强大的知识系统才行。

提好问题,不容易。施一公自己也有过这样的阶段,读博士期间,听报告很少提问题,总觉得很愚蠢,提出来怕别人笑话。但后来他发现,无论一个问题多简单,当一个人提出来,一定会有一批人响应,大家都想到了,但不敢问,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也正因如此,才更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只有敢提问题,敢和老师交流,问题才能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彩。

施一公说,很多诺奖得主的科研成果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了关键的好问题,而是在专业体系中摸索着,“歪打正着”地发现了好问题。

“就好比,我想去西湖看美景,慕名而去,结果在路上发现西溪湿地也很美。西湖的照片大家看了无数次,但西溪湿地却是我发现的。而且不是一开始规划好的,是意外发现的。”好奇心旺盛、问题多了,讨论深入了,学会门道了,才能真正一点一点推出好问题来。

西湖大学希望培养怎样的人才

拥有专业科研必备的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同时,有理想、敢担当。这大概是施一公对西湖大学“第一批吃螃蟹的”年轻人比较切实的期望。

作为一名科学家,施一公的眼光放得远,看得透。他说:“考试也好,学习知识也好,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通过考试、上大学,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尽管,现在这种人生价值的问题,中学生还想得比较少,或者想一想就被现在的教育方式给压下去了,没法想。

施一公给西湖大学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在施一公看来,家长们常常觉得,上了大学,就到了终点,上了清华、北大,了不起了!但其实人生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年轻人自己更是了,即使会被说阿Q、嘲笑不切实际,也不要不敢想。理想不独属于某一个特殊群体,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施一公说。

施一公曾经的博士生中,有从很普通的大学甚至中专一步步努力到他的实验室的。用今天的标准看,他们都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但如今他们比许多“天之骄子”走得更稳、更远。

为这些学生感动的同时,施一公也更有感触:一个人要有“后劲”、有“大出息”,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要有一根弦儿——拿到大学的入场券,对于将来实现理想是重要的关卡,但它的成败也并不能决定一切。最重要的是,能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理想,不能丢。

施一公告诉学生,理想甚至都不一定要实现,事实上可能永远不会实现。但它是一个方向、一个灯塔,是觉得辛苦、疲惫的时候抬起头来就能看到的北斗七星。

这一浪漫的说法,其实在教育中再朴素不过——目标感中最关键的那个“感”,不正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22年4月,B站UP主“蜡笔和小勋”访谈了施一公。对话中,施一公澄清了网络上流传的“施一公鼓励读博科研,不鼓励工作赚钱”的观点。他表示,西湖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他支持学生去多种领域尝试,前提是“从兴趣出发,而不只是以是否赚钱为驱动力”。

在西湖大学本科生不分专业的前两年,施一公也建议学生多看、多体验,不必急着锚定一个方向开始“卷”。最重要,要经过实践验证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去寻找有效的方式方法。心智承压能力强,碰到麻烦自己解决、自己调适、自己去面对挫折寻找解决方案。这对于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最有启发的人生指导。

责编| 陶小玮

执行主编| 张凯